太阳集团5493||欢迎登录

成為全球最受信賴的
創新生物製藥公司
福布斯專訪朱俊博士:「進擊的」中國生物藥企復宏漢霖,瞄準全球抗癌之戰

2025-06-30
本文編譯自福布斯訪談報道

復宏漢霖行政總裁朱俊堅信:醫療健康的需求終將突破地緣界限

中國生物藥企復宏漢霖的歷史可追溯至1992年,當時四位富有遠見的企業家創辦了復星集團,借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之機積極佈局。在國家醫療健康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復星於1994年設立復星醫藥。

2010年,在復星醫藥的支持下,一支科學家團隊創立了上海復宏漢霖,該公司致力於提升高質量、生物藥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公司起初以生物類似藥作為切入點,逐步奠定起一體化生物製藥平台的基礎。2019年,復宏漢霖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在成立十五年後,復宏漢霖已「成長起來」,行政總裁朱俊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藉助不斷擴展的抗腫瘤產品組合,2024年公司實現連續第二年盈利,與IPO時相比營收已增長逾60倍。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有六款產品獲准在中國上市,四款產品獲得全球市場准入。與此同時,復星集團也已發展為在生物醫藥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全球多元化集團。

朱俊表示,復宏漢霖成功的關鍵在於靈活結合短周期與長周期投資,完成了從以科研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公司向一體化生物製藥企業的轉型。公司在「低風險、高確定性」項目與「高風險、高回報」創新之間取得平衡。例如抗體偶聯藥物(ADC)等技術,儘管成本和複雜度較高,但具有可觀的商業回報。他指出,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驗證了其發展路徑的有效性——復宏漢霖股價在疫情後恢復增長,並在過去一年中實現翻倍,最高達每股51港元。

朱俊認為,公司未來增長潛力仍然巨大,主要基於其在抗腫瘤和眼科等治療領域的管線推進以及全球合作的加速擴展。「公司致力於構建更加均衡的境內外收入結構。」他表示。復宏漢霖正加快在歐盟、美國、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的產品上市進程,拓展授權合作,並深化與全球夥伴的協作。

復宏漢霖的增長也映射出中國本土醫藥市場的整體繁榮。根據2024年下半年發佈的《2023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9.06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26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7.8%。

朱俊因熱愛科學、關注國內醫生短缺問題,並堅信醫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從而走上醫學道路。他於200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之後在上海華山醫院擔任內科醫生。

此後,他投身於生物醫藥行業,曾在IQVIA擔任全球副總裁,其後創立並擔任上海PPC生物藥科技的行政總裁。2021年1月,朱俊加入復宏漢霖,出任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學官,並於當年11月晉升為總裁,自2023年7月起擔任行政總裁。

復宏漢霖產品已覆蓋多種常見腫瘤類型,包括乳腺癌、肺癌和胃腸道癌。朱俊指出,隨着全球人口老齡化、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變化,全球癌症發病率預計將持續上升。目前,中國與美國合計佔全球癌症病例約40%。相較於傳統的化療、放療或手術治療,新一代生物藥提供了更精準的治療方式,其中之一是通過激活人體免疫系統靶向殺傷癌細胞。

朱俊指出,癌症等疾病的普遍性,使得全球化成為生物製藥企業的自然路徑。藥物一旦開發完成,進入國際市場的邊際成本相對較低,而潛在的商業價值則具有倍數效應。一項治療可以通過不同合作方在全球多個市場以不同品牌銷售。他特別提到,公司極具前景的產品之一是創新型PD-L1抗體偶聯藥物HLX43。「HLX43是復宏漢霖下一代創新戰略的代表——結合免疫檢查點抑制與靶向毒素遞送,增強抗腫瘤效力,同時儘可能減少非靶向毒副作用。」他說道。

為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復宏漢霖將加大對國際商業團隊的投入,從授權許可模式逐步轉向自主銷售。「美國一直以創新著稱,而中國企業如今在產業化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朱俊表示,「我們希望將這兩者結合,把創新真正轉化為高質量、可大規模推廣的治療產品。所謂創新,就是突破常規,要』不按套路出牌』。」

當然,地緣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實。朱俊指出:「儘管存在不確定性,我們相信高質量、救命的藥物終將跨越國界,抵達有需要的患者手中。」

在亞洲市場,復宏漢霖持續加大投入與人才佈局。其中,日本是公司重點戰略市場,已於今年設立全資子公司。目前公司正探索「混合型市場進入模式」,推進胃癌、小細胞肺癌等領域候選藥物在日本的臨床開發和註冊。「這一步是我們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實現從臨床、註冊到市場准入和商業化的全流程佈局。」朱俊表示。

朱俊指出,中東等新興市場增長迅速、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拉美市場方面,公司與當地領先企業合作,將產品覆蓋至整個地區。復宏漢霖已在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東南亞和日本等地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並與包括Accord、Abbott、Eurofarma、Organon及Sandoz在內的20餘家全球企業建立了商業合作關係。今年,Sandoz就HLX13(一款生物類似藥)達成許可協議,向復宏漢霖支付3100萬美元的首付款。

作為一位曾長期服務患者的一線醫生,朱俊以更人性化的視角談到業務決策的難度:「我們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有時候我們必須對心裏的衝動說不。我每年都要否定超過50個項目。一旦我們不是100%確信產品有差異化優勢,能夠解決患者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那就只能遺憾地說:『抱歉,我無法推進這款產品進入下一階段開發。』」


原文連結: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china/2025/06/24/grown-up-drug-maker-shanghai-henlius-targets-global-fight-to-beat-cancer/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