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5493||欢迎登录

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
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英国《金融时报》对话复宏汉霖张文杰:国产创新药和全球市场更近了吗?

2023-11-13

“开拓全球市场,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第一,产品的‘全球力’……第二,从研发到商业化全流程的全球竞争力……第三,因地制宜的‘全球本土化’能力。”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对话复宏汉霖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张文杰,以了解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合作生态,以及重要趋势。


太阳集团5493


FT:与其他地区相比,您如何看待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优势与不足?

张文杰:我认为,中国的首要优势是具备充足的可用资金。多年来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如今,这些资金正在流入更高质量的投资领域,例如,高新技术、生命科学、医药创新等。

其次,高层次人才日益增多。在生物技术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海归人才,在海外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与经验。

第三,基于我在复宏汉霖的工作经验,中国的做事效率远高于许多国家,这不仅得益于我们发达的交通网,也是因为大家更勤奋努力。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管理层的执行,都更为高效。

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柱。新型疗法不断涌现,例如ADC(抗体偶联药物)、mRNA、siRNA、腺病毒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目前本土生物制药仍以仿制药为主,大多数创新药仍是“最好的追随者”,我们离真正的first-in-class,best-in-class创新还有距离。

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而这是真正创新的源头。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现在,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大多数投资,仍是以转化和应用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为主。
图片
FT:您认为行业应该更关注研发,而不仅是制造领域,对吗?

张文杰:我们需要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下游的制造和商业化流程,也不仅包括研发层面,而是从基础研究开始,因为真正的创新源头不在产业内部。因此,当我们说到生物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时,我们的眼光应当往产业的上游追溯,甚至到达产业之外的地方,比如学术界。

我把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创新,一种是技术创新,前者相对于后者更为难得。以PD-1为例,免疫学家在1994年就找到了人类PD-1基因和蛋白,但是直到2014年,全球第一个PD-1产品Opdivo才获批上市。从靶点识别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足足花费了20年,而在靶点发现之前,免疫肿瘤学的建立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
图片
FT:在您看来,中国是否正在建立这样的生态系统?

张文杰:我认为,合作的趋势是非常明确的。生物技术与学术界的合作日益增多,我也确信大家和我一样,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不过,如我刚才所讲,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对于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而言。因此,我希望看到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未来可以开展更为广阔的合作,不仅限于从欧美公司获得药品的许可引进,也应当更积极地与全球学术界合作。

近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谈国际化,进入国际市场。在我看来,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产品的“全球力”,即你的产品线具备全球化的潜力。这意味着,你的产品要覆盖全球患者尚未被满足的一些需求,而非仅满足国内患者需求。

第二,从研发到商业化全流程的全球竞争力,即你能否在全球成功推广你的产品线,包括研究、开发、制造、商业化整个流程。

第三,因地制宜的“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能力。一旦进入国外市场,你就必须去适应当地的做法,比如采用不同的医患互动方式和销售渠道等。

这也是行业为何愈发需要了解海外市场的人才,因为全球化不是纸上谈兵,我们需要货真价实的经验和知识来管理一个全球化的组织。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
Baidu
sogou